期刊简介
本刊继承祖国医学遗产,总结名老中医经验,交流临床心得,推广科研成果,培养中医人才,理论实践并重,提高普及兼顾,努力弘扬中医学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浙江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浙江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0411-8421
- 国内刊号:33-10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医学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通阳与温阳辨析
朱光
关键词:通阳温阳辨证施治
摘要:通阳与温阳均为中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临证实践中,常可见将通阳与温阳混为一谈者,其实二者同中有别。兹对此二者加以辨析。1 通阳通阳,顾名思义为通达阳气,其适应症当为阳气阻遏。阳气是机体的一种营养物质,为机体功能活动的动力,所呈现的是一种流动、弥散的状态。它弥漫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具有温煦、推动、固护、防御、气化等作用。当机体发生某种病理变化时,这种状态即有可能被打破,表现为郁滞、阻遏。临证发现,造成阳气不通的原因很多,其常见病变证治如下。1.1 寒凝遏阳:素体阳虚,胸阳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痹阻胸阳。症见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重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脉沉细。此正如《类证治裁》所言:“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其症胸满喘息,短气不利,痛引心背,由胸中阳气不舒,浊阴得以上逆,而阻其升降,甚则气结咳唾,胸痛彻背”。治当辛温通阳,开痹散寒,可用栝蒌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制附子、丹参、檀香等。若血虚受寒,凝滞经脉,血亏不能充养,寒阻不能温煦,症见手足厥冷,或腰、股、腿、足疼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治当温经养血,通脉散寒,选用当归四逆汤加味。1.2 痰壅遏阳: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无力;或过食肥甘,脾胃运化不及,均可停湿聚痰,痰浊盘踞,胸阳失展,亦可发为胸痹。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