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继承祖国医学遗产,总结名老中医经验,交流临床心得,推广科研成果,培养中医人才,理论实践并重,提高普及兼顾,努力弘扬中医学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浙江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1-84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083/R

邮发代号: 3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6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浙江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浙江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0411-8421
  • 国内刊号:33-10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医学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浙江中医杂志2014年第10期文章
  • 阴火论

    “阴火”一词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正如张景岳云:“其以阴火名者自东垣始”,而且贯穿全书,是其核心内容也.其指的“阴火”系由饮食劳倦,失于调节,而伤脾胃,脾胃中气下陷所致的肝肾相火离位,上乘脾土,干扰心包,所以谓之“阴火”.既非火热烦渴的实火,也非阴虚发热的虚火,更非阴盛格阳的假火.《脾胃病·脾胃胜衰论》云:“脾病则下流乘肾,……是阴气重迭,此阴盛阳虚之症.此所谓阴盛于下,逼阳于上,井水寒,而雷电......

    作者:郭立崎 刊期: 2014- 10

  • 捏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潮热机理探讨

    潮热是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症状,我们采用点穴结合捏脊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尤其在结合捏脊疗法后,潮热症状改善理想.现将捏脊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潮热症状可能的机理进行探讨如下.......

    作者:贾超;姜桂美;林敏;刘杰凯;鲍治军 刊期: 2014- 10

  • 从肾论治痤疮小议

    痤疮,又名青春痘,多发于青春期男女,是一种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为70%~87%[1].近年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结构的变化,及生活习惯,工作状态等诸多不同,痤疮的发病年龄也逐渐增大,三十多岁,甚至四十岁还有发病.笔者临床发现,痤疮的中医治疗除从肺热辨证外,从肾辨证治疗,亦有良好效果,在此总结如下.......

    作者:孔庆晅;王莉 刊期: 2014- 10

  • 消癖健乳巴布剂的制备与体外透皮研究

    目的:研制消癖健乳巴布剂并探讨其体外透皮吸收特点.方法: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制备消癖健乳巴布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苷的经皮渗透量,利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研究消癖健乳巴布剂的经皮吸收特点.并且考察氮酮对淫羊藿苷的促渗效果.结果:制备的消癖健乳巴布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外观平整光滑,且能满足黏弹性要求;淫羊藿苷可缓慢透过大鼠皮肤;透皮吸收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氮酮使淫羊藿苷的体外透皮速率及......

    作者:孙萍萍 刊期: 2014- 10

  • 夏枯草促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夏枯草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人结肠癌细胞(HT-29)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夏枯草(0.5mg/ml、1mg/ml、2mg/ml)对HT-29细胞的影响,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应用RT-PCR、分光光度法检测Bcl-2、Bax基因表达和Caspase-3的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0mg/ml)比较,3个夏枯草药物组(0.5mg/ml、1mg/ml、2mg/m......

    作者:翁金月;郑良朴;张春椿 刊期: 2014- 10

  • 大肠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药在防治大肠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优势,尤其是在减少放化疗毒副作用、增加疗效、调整整体机能、防止复发转移、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有着显著疗效.该文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对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加以归纳综述.......

    作者:骆学新;李志丹 刊期: 2014- 10

  • 《伤寒论》太阳病方证的几何图解

    《伤寒论》中太阳病内容为丰富,所占的方剂也多,在全书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研究好太阳病篇的内容对掌握《伤寒论》全书非常重要.笔者跟随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主任中医师研习伤寒多年,牟师认为《伤寒论》太阳病主要按照八纲辨证,分寒、热、虚、实四证,各有其代表方,四证之中又可进一步辨证,如寒热之证进而辨虚实,虚实之证又可分寒热.如此复杂关系,通过几何图形坐标系来表达,则比较直观,更容易明白太阳病诸多方证的表现特征......

    作者:叶平胜 刊期: 2014- 10

  • 《本草害利》药物“害利”观探析

    《本草害利》,清代浙江名医凌奂著.凌奂(1822-1893),字晓五,又作晓邬,号壶隐,晚号折肱老人,晚清著名医家.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明代御医凌云十一世孙.早岁习举子业,因幼年体弱多病,遂留心医学,自轩岐仲圣逮今诸家注论,靡不收采,遂得心领神会.复从“浙西三大家”之一吴古年夫子游,学识愈富,医术愈精,悬壶湖城,不久即声誉鹊起,被誉为“凌仙人”.医著有《凌临灵方》《医学薪传》《饲鹤亭集方》《......

    作者:关新军;陈晓冰 刊期: 2014- 10

  • 论罗天益脾胃病辨治特点

    罗天益(约公元1220-1290年),字谦甫,号容斋,易水学派骨干,东垣李明之的入室弟子,元代真定藁城(今河北藁城县)人.罗天益对《内经》有深入的研究,对东垣学术思想有深透的理解,因此,他的脾胃理论,不仅系统地继承东垣学说,如脾胃内伤病证的益气升阳用药法度等,而且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又有所发挥,如在其师的益气升阳诸方基础上,精选历代名方,精心化裁创制新方等,在其传世唯一著作《卫生宝鉴》中能得以反映......

    作者:程志文 刊期: 201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