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继承祖国医学遗产,总结名老中医经验,交流临床心得,推广科研成果,培养中医人才,理论实践并重,提高普及兼顾,努力弘扬中医学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浙江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1-84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083/R

邮发代号: 3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6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浙江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浙江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0411-8421
  • 国内刊号:33-10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医学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浙江中医杂志2005年第7期文章
  • 针刺调理三焦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多发梗塞性痴呆(multi-infarctdementia,MID),在目前尚无改变疾病进程的疗法,而针灸对本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导师韩景献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从调理三焦论治,取穴为膻中、中脘、气海、血海、足三里,可明显改善学习记忆和生活自理的能力.管腔狭窄和硬化导致的脑血流量(CBF)降低是痴呆的一个指征,其降低的程度与痴呆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所以有学者以为CBF可作为评价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能力的......

    作者:刘存志;于建春;郭永铁;韩景献 刊期: 2005- 07

  • 两地汤降糖降脂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两地汤对实验动物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所致的糖尿病小鼠模型,用链脲佐霉素(STZ)并给予高热量饮食的方法复制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两地汤、格列吡嗪分别给予治疗,而后称其体重,测量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血清胰岛素含量及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两地汤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的体重,阻止肥胖的发生.同时也能降低外周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这一2型糖尿病普......

    作者:张仲一;高岚;张莉;胡觉民 刊期: 2005- 07

  • 头皮针抽提法对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不同部位肌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头皮针抽提法是我院孔尧其主任在长期针灸临床中总结出的治疗方法.笔者在2001年10月~2004年3月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的课题期间,观察了该法对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不同部位肌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凌圳 刊期: 2005- 07

  •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与IL-6、TNF-α相关性的初步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对本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明确.我们既往研究表明[1],AS活动期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AS的中医证型与IL-6、TNF-α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林昌松;陈纪藩;李小兵;梁毅;关彤;刘晓玲;黄仰模;刘丽娟 刊期: 2005- 07

  • 杏苏散加减治疗岭南外感咳嗽之我见

    外感咳嗽,其临床分型证治多分为风寒、风热、风燥三大类,各有其要,精于辨证施治者,可应手而痊.然受当今医界浮躁之风影响,临床中医生多有随波逐流之势,见热则清热,见咳则止咳,加之受现代医学炎症理论影响,治外感发热而咳者多不分证型,动辄大清其热,滥用苦寒之品比比皆是,如清开灵、双黄连、痰热清、白虎汤等.其为热者或可幸中,若为它证则多因误治而成变证.另外,由于患者自服药物不对证情,亦多可导致病情变化.如岭......

    作者:许坚;庾慧 刊期: 2005- 07

  • 三仁汤临床新用举隅

    三仁汤出自,原为治疗湿温初起而设.笔者用以治疗下列三种病证,获满意疗效,以往未见文献报道,兹介绍如下.......

    作者:王绪红 刊期: 2005- 07

  • 大黄(庶虫)虫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体会

    大黄(庶虫)虫丸出自一书,是汉代张仲景祛瘀生新的一张名方.笔者运用此丸剂治疗消化系统的疾患,在临床上收到奇特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振平;张志敏 刊期: 2005- 07

  • 近十年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进展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其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以及不同程度的水肿等.西医临床常用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治疗,尽管取得一定疗效,但存在着易复发、易产生激素依赖和毒副作用大等问题.而采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确有疗效,并已积累了大量经验.现就近十年来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概述,并就如何提高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李振宗;肖敬;段艳萍 刊期: 2005- 07

  • 从《金匮要略》虚劳病篇浅谈桂枝汤补益之功

    张仲景篇总论了血痹、虚劳的病因、病机、脉证、治疗.血痹的病因、病机是气血不足,感受风邪,血行不畅,阳气痹阻,症状以肢体局部麻痹,或轻微疼痛为主,治疗上轻者可用针刺,重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通阳行痹.虚劳的主要病机是五脏气血阴阳虚损,证型可有气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及虚中夹实等,治法强调甘温扶阳,重视调补脾肾.现将虚劳的具体证型及治法方药列表如下.......

    作者:李莜;吴海波 刊期: 2005-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