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继承祖国医学遗产,总结名老中医经验,交流临床心得,推广科研成果,培养中医人才,理论实践并重,提高普及兼顾,努力弘扬中医学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浙江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1-84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083/R

邮发代号: 3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6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浙江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浙江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0411-8421
  • 国内刊号:33-10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医学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浙江中医杂志2001年第3期文章
  • 小验方4则

    ①萝卜干治痰热咳嗽:萝卜干200g,加水适量,煎沸20分钟取药液,再加水煎取药液。连煎3次,把3次药液混合在一起,代茶加热饮服,每日1剂。本法有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消食下气之效。适用于咳嗽,痰色黄稠或带血,胸闷口干、口苦、咽痛、舌苔黄腻等症。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物。②红枣汤治小儿便秘:小儿发生便秘,年轻的父母往往束手无策。因为,西医对小儿便秘没有特效的疗法,用小儿开塞露或肥皂头塞肛门,刺激肠蠕动,......

    作者: 刊期: 2001- 03

  • 哪些处方药禁登广告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广告宣传是药品分类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国家药监局近公布了4月1日前不得在大众媒体刊登广告的首批处方药名单。粉针剂类和大输液类全部被列入不得在大众媒体刊登广告的名单中。注射用无菌粉末俗称粉针,是临用前以适当的灭菌注射用溶媒溶解或混悬使用的制剂。大输液有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这次列入名单的抗生素类处方药包括:①β-内酰胺类,其中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作者: 刊期: 2001- 03

  • 治疗心脏病的新技术

    美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新的基因支架技术,将极有可能为冠心病的基因治疗带来突破。科学家们将细小的金属支架放置于病损的动脉内,不仅可以支撑动脉血管,而且可使基因通过这个支架送往动脉壁。费城儿童医院已经在细胞培养和猪身上成功地进行了实验,证明加载在金属支架上的基因片段进入了动脉壁的细胞内。在30%的病人中,金属支架对动脉有所损害,导致动脉壁细胞在其后的几个月里退化,形成新的堵塞。而这种新的基因传送技术可......

    作者: 刊期: 2001- 03

  • 牙龈病可增加中风危险

    专家认为,牙龈病虽不是什么大病,但可增加中风危险。牙龈病是以隐潜的牙龈炎开始,牙龈肿胀,容易出血,若不治疗,继而可发展为牙周炎,后导致骨质和组织破坏。纽约州立大学的吴铁蹇博士在1970~1992年间,检查近10000人的健康情况,并随访追踪达21年以研究牙龈病或牙周炎与中风的关系,结果发现,有牙龈病者中风的危险性增加。推测是牙龈病灶的细菌进入血流,使血管内膜受损,刺激血液形成小凝块,从而增加中风危......

    作者: 刊期: 2001- 03

  • 蔬菜水果不能降低结肠癌危险

    前些时候,医学界曾流传,饮食中多增加水果蔬菜可降低结肠、直肠癌危险。但近来研究表明,植物纤维并不能降低结肠、直肠癌危险。研究者分析了89000例女性和47000例男性水果蔬菜消费与结肠、直肠癌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每天富含水果蔬菜的饮食对结肠、直肠癌危险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效果。另外也有报告,在分析135000人水果蔬菜消费与结肠、直肠癌关系表明,吃水果蔬菜不能降低结肠、直肠癌危险。因此,不要企望多......

    作者: 刊期: 2001- 03

  • 慈溪魏氏验案类编续集

    湿热夹痞案毛正荣妻,四十岁,住西洋张家。庚午(1930)年八月二十日初诊。感受湿热,寒热月余未止,引动腹痞上冲,曾经两次昏厥,便秘,溲血。脉象弦滑,舌苔黄腻。乃湿热夹痞、血分瘀滞为患,治当攻痞化湿。桃仁15克,生大黄、元明粉各9克,川桂枝、炙甘草各3克,藏红花2.4克,鲜藿香6克。  次日复诊 药后泻下六次,腹痞攻痛依然,寒热往来,胃纳呆钝。脉滑,舌苔薄黄。治宜疏气止痛,兼佐化湿攻痞。柴胡、炒白芍......

    作者:魏长春 刊期: 2001- 03

  • 变 法 实 践 录(续完)

    27 塞因塞用  “塞因塞用”与前法“通因通用”的含义略同。即第一个“塞”字是指补益药物,第二个“塞”字是指闭塞的证候。用滋补填塞的方药,治疗闭塞不通的病证,称为“塞因塞用”。它的适应症从现象上看似乎是阻塞欠通的应该用通法处理的闭证,而实质上却是理当用补法医治的亏损不及的虚证。“塞因塞用”法常用于中气虚弱的脘腹胀满;肾阳不足,气化不行的水肿;冲任亏损,先后天两伤的妇女血枯经闭;脾气不足,临产伤血的......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01- 03

  • 医古文英译探讨

    早在隋唐时期,中医学就传入日本,到了17、18世纪,又传到了西方。目前世界上接受中医治疗的人正日益增多。但是,应该看到,在海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医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人对中医药学还存在偏见。要让中医、中药真正走向世界,广大的中医医务工作者以及中医翻译工作者的确任重道远。  中医学熔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医疗实践经验和中国古代哲学辩证法于一炉,理论独特,诊治方法与现代医学有异,而记录着中医药学的......

    作者:肖平 刊期: 2001- 03

  • 小儿咳嗽治心三法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开后学辨治咳嗽门径,然详阅文献,小儿咳嗽从心论治执心火者颇多,笔者遵《内经》之旨,参先贤之言,结合临床,拟予清心泻火、养心活血、温心通阳三法治疗小儿咳嗽收效颇著,现陈管见如次。   1 清心泻火,火降金平  小儿因思乳食或生母,或受督责,或受捶楚,情志拂郁,即能化火。盖心主火,其脉起于心中,上挟于咽,故多发为火热咳嗽。经云:“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痛喉痹”......

    作者:姜润林;吕红粉 刊期: 2001- 03

  • 六经辨证治胃病

    《伤寒论》历来被推崇为外感病专著,其实《伤寒论》并非专论外感病,其临床价值亦不囿于诊治外感病。《伤寒论》中贯穿八纲的六经辨证体系,揭示、概括了各种病证的病变规律,“随证治之”的治则和因证而定的治法方药,对临床各科皆有指导意义。笔者在30年的临证实践中,体会到运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精神和方法,治疗胃病可取得满意疗效。1 六经辨治胃病原理  胃病又称胃脘痛,以中脘部经常发生痞胀疼痛为主症,属内伤杂病......

    作者:周庚生 刊期: 2001- 03